Andy Warhol名言:
In the future everyone will be famous for fifteen minutes.
(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
Art is business, Business is art.
(藝術是商業,商業是藝術)
ANDY WARHOL 介紹
最普遍的說法是1928年生,關於真正的出生的年份不詳,ANDY 本人也不肯輕易透露。 ANDY小時候體弱多病,沒上學的時候就是在家畫畫,由於母親的支持,安迪每完成一幅作品就可以得到一塊糖,吃甜食也變成他日後的習慣,成名後的他身上隨時要放一塊最高級的巧克力糖。
可能由於愛吃甜食的緣故,20多歲的他已經掉光了頭髮,日後看到的他都是帶著假髮。
對自己的外表不滿意,做過許多去疤整形手術,性向是中性,偏愛俊美的男孩,但純欣賞,不喜性事。
喜愛錢,喜歡與名流打交道,跨足藝術、電影、電視、音樂、服裝、廣告。作品表達出濃厚的大美國主義 ,
1963創立了工廠<The Factory>
(電影作品多被視為地下電影,《Sleep》、《Chelsea Girl》、《Eat》、《Blue Movie》等,以創意的色情、缺乏情節和過份地冗長著稱。)
1969創辦了內幕雜誌<Interview>
(這個字應該拆開成INTER VIEW 有種窺視內部的感覺)
1987死於膽囊炎手術 作品身價暴增
作品介紹
1957 A Gold BOOK
由於從小家境貧困,所以長大後的ANDY非常愛錢,這個50年代的作品對於他日後的創作有很深的影響,底部是用黃金再加上塗印技巧繪製而成。
當初ANDY會畫康寶濃湯罐頭是因為一位畫廊的女主人建議,而他也花了50美金買下了這份構想,這成了他之後名氣的代表作,大家都叫他"畫罐頭的畫家"。
他所創作的瑪莉蓮夢露人像都是為了紀念1962年死去的夢露,所以色調較為陰沉抑鬱,對ANDY來說,瑪麗蓮夢露的死去是非常令人難過的事, 畢竟她不僅是美麗的化身,更是美國文化的代表!
60年代正是搖滾當紅的年代,貓王當時在美國崛起掀起了搖滾炫風,據說他的魅力無法擋,一生中跟他發生過關係的女性超過3000人。左圖的貓王其實隱藏著一些端倪....女性化的臉是模倣槍殺ANDY的威勒麗所製作的,鮮紅的雙唇暗喻著這位女士的瘋狂行徑,當時的ANDY撿回了一命,對此事沒有詳加追究,但卻默默的創作了這幅畫。
由ANDY親自領軍的搖滾樂團,封面設計是一條香蕉 , 帶有性暗示的香蕉 , 上頭的小字寫著....剝開我你將可以看到.........
1967 Andy Warhol's Velvet Underground featuring Nico
封面設計帶有性感以及性暗示等元素 , 可樂瓶的造型本來就是來自於女明星Mae West的曲線 , ANDY愛畫可口可樂除了是對於大美國的喜愛外 , 其理念更是他想宣揚的!不分貴賤 , 上至美國巨星泰勒下至乞丐 , 大家都可以享用同樣的可口可樂!畢竟普普藝術就是要表達普通平凡中的不平凡。
ANDY會創作這幅畫跟當時60年帶的嬉皮風有很大的關連 。1959-1975是越戰的年代 , 源於美國東岸的嬉皮文化喜好和平,反戰,以及抽大麻,圖中的花就有象徵和平以及暗喻大麻的意象 。當時ANDY從植物圖鑑中找出了他想要的這幅畫進行創作 , 他曾經辦了個展覽會,裡面只貼滿了這幅花的壁紙 , 他說:或許這是個最爛的展覽 , 但這卻是最屌的PARTY ... 當時的他博得了所有的版面。
節錄一篇藝術評論
關於普普教父 安迪·沃荷 (文/時藝多媒體)
擅長繪畫、印刷、攝影之間的複合使用,不斷利用媒材來複製媒材,他大膽嘗試凸版印刷、橡皮或木料拓印、金箔技術、照片投影等各種複製技法。 他對新媒介的關注,為其設計找到一個切入點並逐漸轉化為與多元媒體設計的完美結合。
安迪·沃荷超越了永恆與偉大的界限;打破了手工藝品與批量生產、達達藝術和極少藝術、繪畫與攝影、畫布與膠捲的界限。 他摧毀了【藝術】形象的等級制度,取消了規定藝術的專橫界限,溝通了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兩種藝術。
安迪·沃荷是自我製造、繁衍的產品。他的傳播是其自我特徵,包含了他所有活動和生命本身;作為複雜的興趣和荒誕的行為的綜合體,他實踐著時代的熱情、慾望、野心、野心和幻想;他創造了一個廣泛感知世界、實驗性世界、平民化世界、非傳統經驗世界、反精英反貴族的世界。
安迪·沃荷的最大價值是用一生的實踐完成了對傳統的藝術價值和社會秩序的反設和不屑,用虛幻的表象戰勝他不情願的、殘酷無情的、沒有人性的真實世界。
== 安迪·沃荷=普普同義詞 ==
安迪·沃荷:⌈ 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是一部機器,每個人都應該和另一個人一模一樣。 ⌋
安迪·沃荷被譽為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普普藝術導者和領袖,也是對普普術術影響最大的藝術。透過娟印手法和不斷重複影像,將人物化成視覺商品,例如瑪麗蓮·夢露、毛澤東、康寶罐頭、可口可樂等,⌈ 大量複製 ⌋ (mass productions) 當代著名人物的臉孔及龍頭廠牌商品,是安迪·沃荷的流行藝術觀中不可或缺的指標;以日常物品作為表現題材來反映美國的現實生活,經常直接的將美鈔、罐頭盒、垃圾及名人照片一起貼在畫布上,打破了高雅與通俗的界限。 1981年初,安迪·沃荷已被譽為繼達利及畢卡素後另一位前衛藝術界名人。(補充一下~畢卡索也說他欣賞ANDY的作品!他們算是有點同時期的藝術家)
== 安迪·沃荷=消費代言人 ==
安迪·沃荷:⌈ 每個人都可能在15分鐘內出名。⌋
安迪·沃荷的作品內容與美國社會的消費主義、商業主義和名人崇拜緊密相連,是針對消費社會、大眾文化和傳播媒介的產物。在他的創作中,由於內容和題材選用廣泛,作品開始突破以往單一模式,體現出強烈的創新精神。其最為明顯的特徵就是機器生產式的複製,完全相同的主題元素或者不同色相的主題元素在同一個作品中不斷重複出現。
== 安迪·沃荷=時尚領導者 ==
安迪·沃荷:⌈你仔細想想,百貨公司就是博物館。⌋
藝術是生活的藝術,生活是藝術的生活。以安迪·沃荷為代表的普普藝術家改變了世人評價世界、生活和藝術的方式,以此證明生活和藝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藝術不再是少數人享用,而屬於普通大眾,並逐漸以新的方式從為權貴服務轉向為民眾服務的民主化進程。安迪·沃荷在普普藝術中的開拓和革新對於現代藝術的多樣化和互融性起了積極的引導作用。
== 安迪·沃荷=商業藝術家 ==
安迪·沃荷:⌈ 賺錢是藝術,工作是藝術,商業則是最棒的藝術。⌋
在全球進入商業經濟競爭的21世紀,安迪·沃荷的普普遺產,不管是對西方還是東方,仍有著巨大的現實價值和特恴義。 2007年,法國藝術市場資料庫業者Artprice的趨勢報告指出,安迪·沃荷在2007年全球前500位拍賣金額最的藝術家中,以4.223億美元排名為第一,擊拜畢卡索中的3.197美元 成全球交易最熱絡的藝術家。安迪·沃荷有74件作品的成交價超過100萬美元,是他2006年拍賣金額1.996億美元的兩倍以上。